时事评论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晓宇|时间:2024-07-26|责编: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在6月28日举行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发出“全球南方”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全球南方”的关键成员。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最早提出的区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年来,在中非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发展振兴、应对百年变局的过程中,精神内涵不断丰富,时代价值持续彰显,推动中非友好合作成为南南合作和国际关系的典范。

  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极大鼓舞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打开了中非接触和建交的大门。1954年,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面对与会亚非国家对新中国的疑惧,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同与会国家广泛接触、增信释疑,并尤其注重同埃及等非洲国家的接触和交流,指出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正是基于对五项原则的认同,埃及总统纳赛尔作为《亚非会议公报》起草委员会主席推动五项原则成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重要内容,充分表明了与会非洲国家对五项原则的认可和支持。

  在当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拉开冷战大幕的历史背景下,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仍处于西方殖民统治下,对五项原则倡导的“平等、相互”等理念高度认同和期待。正是在体现五项原则的万隆精神的鼓舞下,非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独立国家数量从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时的4个,增加到1963年底的34个,仅在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新生的阿尔及利亚、马里、乌干达、肯尼亚、科摩罗、津巴布韦等国独立后立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凸显了非洲国家对于同新中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迫切渴望,开启了更多非洲国家同新中国建交的大门,为新中国打破外交孤立、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在中非发展振兴的征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非合作成为南南合作的鲜明旗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政治独立后,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新生政权。但曾经长期被殖民的经历使非洲天然地同原宗主国保持着不平等的经济联系,同时原宗主国为维持影响以援助为名把控新生国家经济命脉,导致非洲国家难以获得发展自主权。习近平主席指出,五项原则是涵盖国与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和平共处的基本规范。其中“平等互利”主要指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强调国与国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平等性和相互性,尤其契合当时非洲国家对实现自主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周恩来总理于1963年至1964年访问亚非13国时,提出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中“不附带条件”同西方以援助为名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对外援助方针。在该方针指引下,中国克服自身困难,为非洲提供最大限度支持,其中为支持南部非洲国家而修建的坦赞铁路成为中非关系史上的丰碑。进入新时代,中国对非合作理念在五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在“平等互利”前提下,强调对非合作“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指出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把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同中国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为实现共同发展,中非于2000年共同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商互谅的原则,推动中非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24年发展,论坛已成为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的鲜明旗帜。

  在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创造性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中非关系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光辉典范。首先,中国在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基础上,始终对非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中国从不因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改变对非态度,始终倡导所有国家一律主权平等,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底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作为“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首要内容,显示了中国对非洲一以贯之的尊重和平等态度,向国际社会树立了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的典范。

  其次,中国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提出对非“五不”原则,引领国际对非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强权政治威胁上升,西方国家动辄干涉非洲内政、滥用单边制裁,非洲国家自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中国在“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提出对非坚持“五不”原则,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五不”原则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高度契合非洲需要,为国际社会发展对非关系树立了时代标杆。

  第三,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非洲完善全球治理。一方面,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始终将非洲视为多极化世界的平等一极,支持安理会改革纠正对非洲的历史不公,率先支持非洲加入二十国集团,支持通过“金砖+”等机制加强同非洲国家合作,为非洲参与全球治理搭建平台,增加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另一方面,面对当前“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外交政策基石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方案,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为完善全球治理指明方向,为非洲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路径选择。

  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访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时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人民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中非应联手创造新时代。新一届论坛峰会将于今年秋天在北京举行,中方将一如既往把中非团结合作作为外交优先方向,携手非洲国家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新时代中非合作大计,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并始终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列。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晓宇,原文载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2024年7月15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4807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