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与报告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4/2025)

作者:|时间:2025-08-29|责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著   
陈波 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5年7月
 

序  言

  2024年,国际战略态势持续深刻复杂演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害加深,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世界动荡不安。同时,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全球南方战略自主、联合自强的势头持续增强,迈向现代化的脚步愈发坚定,世界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更加清晰。面对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引领时代的卓越理论品质更加彰显,理论与实践持续丰富发展,不仅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成就、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战略支撑;也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宝贵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有力引领百年变局演进方向。

  一、元首外交书写大国外交恢宏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引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壮大全球南方、维护大国关系稳定、促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重大议题,开展多双边外交,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识。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到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出席三大主场外交,开展四次重要出访,参加一系列多边峰会,面向国际社会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的再发展。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俄关系要做到“五个坚持”,强调中美关系要坚持三大原则、记取七点经验启示,为中法建交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国-塞尔维亚关系再强化、中国-匈牙利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强调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建设,巩固同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倡导携手迈向全球南方现代化,共促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

  习近平主席呼吁亚太经济体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从经济、金融、贸易、数字、生态等五个方面,深刻阐述完善全球治理的理念主张,呼吁建设合作型、稳定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外交思想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中国外交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立己达人的大国品格,有力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践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年来的丰富实践进行了系统阐述、全面概括,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体系。2024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融合共进,取得重要成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进一步丰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拓展。中国同马尔代夫、塞尔维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塞内加尔、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刚果(布)、巴西新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同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质加速。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阿关系建设要实现四方面目标、构建“五大合作格局”。习近平主席就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新愿景,指出要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拉关系提质升级,特别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秘鲁钱凯港开港,助力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贫与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三、“两大主张”引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前进方向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历史发展大势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内病外治、转嫁矛盾等现象令人担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更加突出,全球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国际社会对于多极化和全球化发展方向存在不同看法,世界面临单边还是多边、合作还是分裂、开放还是封闭的重大抉择。

  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2023年12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旗帜鲜明提出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两大主张”回答了多极化和全球化应如何发展的关键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事业提供更多正确理念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024年,中国多次在双多边场合深入阐释“两大主张”理论内涵和重要意义,凝聚多极化全球化发展共识,推动“两大主张”国际社会认同度持续提升,充分说明“两大主张”响应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愿望,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两大主张”的理论内涵不断完善,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指出,多极化本质上应该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的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目的就是要实现增长机遇的普惠,推动发展道路的包容,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地球村”里的国家共谋发展繁荣,让共赢的理念成为共识。“两大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俄罗斯、塞尔维亚、南非、哈萨克斯坦、老挝、越南等30多个国家同我国将“两大主张”写入双边联合声明等政府文件中,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接受和认可“两大主张”,“两大主张”还被纳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等多边会议成果或宣言中。

  四、“三大全球倡议”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2024年,中国进一步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走深走实,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有力推动国际社会共谋发展、共筑安全、共兴文明。

  发展领域,充分发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作用,用好全球发展项目库和资金库、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声明等合作文件,进一步拓展朋友圈。中国举行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有效推动各方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承诺、再出发。此外,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三方合作示范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领域,中国全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各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建设性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和巴西联合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参与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推动局势尽快缓和和阿拉伯国家发布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推动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展现中国统筹发展安全、完善数字治理、践行多边主义的坚定决心。

  文明领域,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夯实各方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全球文明倡议写入中国同巴基斯坦、阿联酋、埃及等国双边文件中,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俄文化年等为契机,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等新行动,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和治国理政互学互鉴。

  五、全球伙伴关系持续深化拓展

  中国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促进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携手周边国家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中俄关系不断释放新活力。中俄关系坚持元首战略引领,日益成熟稳定,更显自主坚韧,树立了大国邻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中俄两国元首2024年多次通话、会晤,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发展。两国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和地区事务中密切沟通协调履行大国担当。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胁迫。

  推动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如何相处,既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前途命运。过去一年,中方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落实“旧金山愿景”为主线,推动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向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中美近年交往的7点经验启示,鲜明划出台湾问题、道路制度、民主人权、发展权利4条不容挑战的红线。中国对美政策从理念到行动保持着稳定性和连续性,致力于同美方保持对话、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拓展合作,同时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共同探寻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宽广胸怀。

  中欧关系稳中有进。欧洲是中国外交重要方向。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2024年,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在双多边场合同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领导人深入战略沟通,推动欧方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彼此关系,秉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

  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与周边各国务实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东盟合作再升级,“澜湄签证”落地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实质性完成。中日韩合作再出发,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再次举行,会议通过《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等成果文件,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中国同中亚合作再强化,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运行,展现了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携手发展、加强合作的坚定决心。中国-南亚合作再发展,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领导人访华,与中方签署多个合作文件,中印两国领导人就改善和发展中印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双边关系重回稳定发展轨道指明方向。

  六、推动全球南方团结合作谱写新篇章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将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有力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公平正义。2024年,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为世界和平和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提出诸多新理念新行动,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明确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目标。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倡导全球南方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为推动人类进步作出全球南方贡献,发出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指明了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前进方向。

  推动“大金砖合作”良好开局。2023年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2024年“大金砖合作”开局起步,更多金砖伙伴国加入“金砖大家庭”。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和平金砖” “创新金砖” “绿色金砖” “公正金砖” “人文金砖”,要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中国将携手金砖各国,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大金砖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大团结。

  推出壮大全球南方的中国行动。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高水平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南方现代化带来广阔机遇。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平等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全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助推全球南方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2024年,中方提出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中非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态友好、和平安全的现代化和十大伙伴行动,支持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八项务实举措,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等,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联合南方国家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这一系列中国行动和中国方案,立足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关切,为全球南方实现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各国理应一道以史为鉴,反思世界陷于战乱的根源、同走维护和平发展的正道,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推动世界走向稳定发展的正轨。相信中国外交将继续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更大共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迎来了出版发行的20周年。20年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研院”)首次出版了《蓝皮书》,旨在从中国视角分析国际形势、帮助外界理解中国外交。这本专著的出版发行,打开了国内外各界了解我国对国际事务立场主张的新窗口,得到了广泛关注。2008年,在《蓝皮书》中文版问世仅3年之后,读者对于出版英文版的呼声便已越来越高。我们自2009年开始出版《蓝皮书》英文版The CIIS Blue Book o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Foreign Affairs,为促进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外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蓝皮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不断成长。我们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向中外读者充分阐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性,系统论述中国外交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所凝聚起的崇高理念、贡献出的光辉实践,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我们紧密追踪百年变局下的国际形势变迁,为中外读者解读其背后原因、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真研究中国外交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新的重大考验,向中外读者系统阐释中国对外政策和实践,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采,新时代中国外交添加上了鲜明的学术注脚。

  20载文脉华滋,薪火相传。《蓝皮书》20年的发展,处处体现着外交部党委对国研院工作的真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处处凝结着国研人服务外交事业、为深化中外交流奉献心力的情怀和行动。马振岗、曲星、苏格、戚振宏、徐步等历任主编都为《蓝皮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各位撰稿专家深入钻研,审稿专家认真核校世界知识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提供了宝贵支持,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还要特别感谢广大读者,《蓝皮书》的点滴进步成长,都离不开广大读者多年来的支持和鼓励。

  希望我们的努力对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有所助益,对关心中国外交的读者有所启迪,对希望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国际人士提供中国视角。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本书,并提出改进建议。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陈  波

  2024年12月于北京


目  录

前  言  

上  篇  2024年国际形势专题述评 

第一章 国际战略态势:动荡延续 变革加速 

第二章 第二章 美国形势:大选收官 外交过渡 

第三章 俄罗斯形势:围堵中谋突破 制裁下求发展

第四章 欧洲形势:外患不绝 内忧加剧 

第五章 东北亚形势:斗而不破 危中有机 

第六章 东南亚形势:调整变迁 温和复苏

第七章 南亚形势:政治动荡 博弈加剧 

第八章 中亚形势:稳中求进 联合自强 

第九章 非洲形势:艰难复苏 坚韧有为 

第十章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增长疲软 左右缠斗

第十一章 中东形势:冲突不断外溢 秩序加速重塑 

第十二章 世界经济:多速复苏 分化明显 

第十三章 国际安全:变乱交织  震荡加剧

第十四章 全球治理:困境加深  希望犹存 

第十五章 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严峻 挑战空前 

第十六章 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两种思维 不同影响 

下  篇  2024年中国外交评析 

第十七章 中国外交:乘风破浪 奋楫扬帆 

第十八章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共赴现代化 书就新篇章

第十九章 中美关系:保持交往 总体趋稳 

第二十章 中俄关系:栉风沐雨 行稳致远 

第二十一章 中欧关系:变局谋稳 承压前行 

第二十二章 中国同东北亚国家关系:整装再发 砥砺前行 

第二十三章 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关系:共促和平 共谋发展 

第二十四章 中国同南亚国家关系:有序发展 稳中向好 

第二十五章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互利合作 走深走实 

第二十六章 中非关系:峰会引领 命运与共 

第二十七章 中拉关系:元首引领 再攀高峰 

第二十八章 中国同中东国家关系:携手同行 务实进取 

第二十九章 中国同南太平洋国家关系:巩固提升 稳步向好 

第三十章 中国与金砖合作:扩容共进 包容共赢 

第三十一章 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建设:携手并进 共创未来 

第三十二章 多边外交:促进团结发展 维护和平安宁 

第三十三章 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开放 韧性十足 

第三十四章 对外军事交流合作:开拓创新 务实担当 

第三十五章 对外人文交流:增进了解 厚植友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4807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336